深化“组团式”医疗帮扶 赋能边疆医院提质增效 | 金华市卫生健康委
凌晨三点,新疆阿克苏市地区温宿县人民医院骨科病房内,85岁维吾尔族老者突发胸闷窒息,血氧饱和度骤降至60%。金华援疆医疗领队吴洪踩着拖鞋冲进抢救室,带领团队完成温宿首例肺栓塞溶栓治疗,2小时后老人转危为安。这样的午夜救援,正成为金华“组团式”医疗援疆团队扎根边疆的日常缩影。近年来,金华市通过“组团式”医疗援疆工作,以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优化为抓手,为温宿县人民医院源源不断注入发展新动能。
金华援疆医疗团队入驻后,聚焦学科短板引入先进技术,实现多领域“从无到有”新突破。在呼吸与危重症领域,大力推广无痛支气管镜技术,结合手绘导航与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提升中央型肺占位及外周肺结节诊断精度,使当地患者就地就能明确病情,无需转诊。在普外科领域,积极开展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微创治疗,成功实施温宿首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累计完成20余例示教手术,包括5例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等高难度手术,三四级手术及微创手术占比显著提升。在功能科领域,推动开展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等技术,为肾脏与心脏疾病精准诊断提供支撑。在医疗美容领域,通过引入生理性重睑术、眼修复整形术,打造了阿克苏地区首个整形外科规范化诊疗体系,惠及南疆包括喀什、和田等地区2300余名患者,手术成功率达98%,成为南疆医美新标杆。
援疆团队坚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帮扶信念,精准开展人才培养,助力打造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本地人才队伍。设置师徒结对机制,建立“以院包科”“导师带徒”模式,32对师徒覆盖8大科室,通过手术示范、科室培训“手把手”教学,近30名当地医生掌握21项新技术,成长为科室骨干。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成温宿县人民医院与金华6家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关系,挂牌“朱丹溪中医药文化研究室”“王宏献名医工作室”等3大工作室,引入国家级非遗及重点专科资源。多学科协作提升,通过院内会诊及MDT多学科讨论,强化科室协作,推动诊疗流程标准化,复杂病例救治成功率提高25%。
援疆团队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梳理医疗服务流程,充分运用新手段、新技术、新模式,加快形成医疗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体贴的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推动医院智慧升级,推出线上预约挂号、提供多种预约方式和术后随访服务,门诊效率提高,住院时长缩短,医疗服务便捷化程序不断提升,患者满意度从78%提升至92%,投诉率从12%降至3%。坚持公益服务与健康普及相结合,每年开展15场以上义诊、讲座,惠及2000余名群众,健康知识普及率提升30%。坚持硬件升级与管理赋能同推进,持续支持设备升级,支持专家对院内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通过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与运营效率,吸引全疆患者慕名就诊,跨区域就诊患者占比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