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2482365/2024-07924 | 公开日期: | 2024-07-08 |
发布机构: | 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文 号: | 浙卫建〔2024〕54号 |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绍83号建议的答复
胡行正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以人工智能赋能,推进乡村中医发展的建议》收悉。该建议对于完善乡村振兴政策、解决乡村中医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升乡村中医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委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根据《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的规定》关于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经商省科技厅,现答复如下:
序号 | 具体诉求 | 答复内容 |
1 | 人工智能+5G技术创新,打造中医传承带教新流程。通过建设中医智能传承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模拟名老中医临床诊疗思维,学习中医典籍文献,辅助临床医生智能问诊、辨证、开方、审方,快速提升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同时促进帮扶医院和上级医院有效联动,实现乡村中医临床医生处方共享,并创新远程名中医经验传承与带教,及时沉淀数字中医知识库,从而提升中医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 浙江作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聚焦答好推进中医药数字化发展特色卷,立足全省数字化改革大局,在数字化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方面做了一系列探索实践。一是做好数字中医药基础建设。我省自2022年全面实施“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以来,制定中医处方、门诊病历、中药饮片编码、饮片等级、中药制剂编码、针灸编码等数字标准6项并全省统一应用,实现全省11个地市1751家医疗机构系统贯通,打通各级机构信息化系统的连接,建立覆盖省、市、县、乡、村的数据网络,汇集标准化中医处方病历6500余万份,打造标准化中医处方病历数据中枢。二是推动中医临床科研深度融合。“十四五”以来围绕中医智慧医疗、数字诊疗设备、康复设备等重点领域,部署实施“基于中医推拿理论与专家手法模拟算法的智能机器人研制”“脊柱侧弯的中医智能化矫正设备的研发与应用”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0余项,投入省财政资金近3500万元,引导全社会资金投入约1.2亿元,依托浙江中医药大学建设浙江-日本脑部重大疾病中西医结合数字诊疗及装备联合实验室。在5家省市中医医院启动中医病证结合智能化研究项目,分别在再生障碍贫血病中医辨证、肝癌防治舌脉色诊、失眠症中医调理、红斑狼疮复发预测以及先兆流产预警领域,采集疾病中医舌、面、脉、问诊数据,结合西医生化检验、影像以及病史数据,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改造升级现有中医数字化诊疗仪器,建立不同中医证型的生存预测、复发预测、辅助辨识以及用药推荐等中医智能辅助决策系统。三是推进数字中医药成果推广应用。今年4月25日,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承办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联通集团联合主办的数字中医药推进现场会,全国31个省市参会。会议以数字赋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面展示中医医疗、数智服务、科学研究、产业发展、智能管理等领域中医药数字化创新成果,凝聚数字中医药建设共识,深化中医药数字化推广应用,推进数字技术与中医药业务深度融合。会上余艳红书记高度肯定“中医处方一件事”等浙江中医药数字化成果。四是创新挖掘中医药精髓内涵。今年还启动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的首届全国中医人工智能大赛暨第二届数字健康创新应用大赛医学人工智能主题赛数智中医赛道,各地各单位积极参与,共收到申报项目72个。大赛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处理分析中医处方病历数据信息,开发出精准、高效的中医诊断治疗算法模型,为智能辅助诊断等中医现代化应用路径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下一步将基于大量的中医处方数据,结合前期数字中医药工作基础,持续推动中医人工智能领域开发和应用。一是加强中医智能诊疗产品研发。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中医智慧医疗、数字诊疗设备、智能诊疗系统等重点领域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脉诊仪、四诊仪、舌诊仪、灸疗设备、理疗机器人等一批中医智能产品。进一步推进5家省市中医医院中医病证结合智能化研究项目,加快形成5个专病的精准中医诊疗模型,做好与现有中医数字化诊疗仪器的深度融合,推动中医诊疗设备的改造升级。积极以中医人工智能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项目,争取“5G+医疗健康”等应用试点和创新基地,加大中医智能诊疗领域研发财政资金投入,促进更加智慧化、中医化诊疗系统和设备的孵化。二是做好中医智能产品示范应用。促进中医人工智能大赛成果转化应用,形成一批中医智能诊断大模型,推动现有辅助诊断系统迭代升级。加快中医数字化智能产品的示范应用,依托省中医重大疫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开展相关领域疾病防、诊、治的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开发研究和示范应用,鼓励开展基于中医人工智能的诊疗技术和产品的性能质量评价,发挥好引领、集成、带动、普及作用,促进中医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发展。 |
2 | 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提升患者中医获得感和满意度。通过千兆光网、5G等通信网络技术,结合智能化辅助与远程医疗,提升乡村中医对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等的诊疗服务能力,全新构建医疗服务流程。同时,构建中药汤剂数字化服务系统,利用数字化煎药数据库、二维码配送、手机客户端等技术,解决中药汤剂煎药操作不规范、监管难、患者等药等问题,强化基层医疗服务可及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远程信息互通、技术共享为抓手,促进中医药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省市县乡村卫生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
| 浙江紧紧围绕群众在中医药领域的所需所急所盼,点面结合持续提升患者看中医、用中药获得感和满意度。在点上,建设中医药数字化应用新场景试点示范项目22个,在中医智能诊疗方面布局中医智能辅助诊断、名老中医数字孪生机器人、中医智语病历等8个应用,在提升基层服务方面建设数字中医小屋、中医远程诊室、中医慢病管理等9个应用,在提升中药质量和服务方面打造放心云煎药、中药材全产业链追溯、制剂安心管家等5个应用。目前,名老中医的数字孪生机器人已完成国家级名中医王坤根、省级名中医宣丽华的孵化,于安吉县中医院开具胃痞病、面瘫病中药方1000多张。中医智语病历、制剂安心管家等多项应用已于试点机构落实使用。在面上,中医特色服务方面重点打造“浙派名医堂”,接入94家中医医院,智能匹配全省173名省级名中医,开展预约挂号、互联网咨询、复诊和中医保健等线上服务,全省老百姓均可享受优质中医服务,累积访问量达100万人次。中药全流程服务方面打造“中药服务一件事”,前端建设“中药全链条追溯”,与农业、林业、药监、经信、医保等部门共同发布《浙江省中药全链条追溯体系实施管理办法》,上线中药全链条追溯平台,入驻企业68家,目前在省立同德中医院开展试点,完成328个品种的追溯。后端建设“中药服务在线”,对中药代煎全流程进行追溯,为群众提供手机端统一查询入口,使中药代煎服务更便捷、更优质、更透明,目前已接入医疗机构114家,实现了2900万贴中药安全代煎。中医学习教育方面打造“国民学国医”,搭建学习教育、科普宣传、文化传播、国际交流一体化学习平台,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向基层扩容,大力发展中医药继续教育事业,提高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已上线254门课精品课程,3500多个视频。已在线直播36场长三角名医中西医结合传承创新论坛,观看人次达1185万。 下一步将继续聚焦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实施“中药服务一件事”集成改革。与农业、林业、药监、经信、医保等部门建立中药全链条追溯协同工作机制,推进4家省级中医院试点工作开展。扩大“中药服务在线”覆盖面,逐步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向综合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延伸。推动中药全链条追溯与“中药服务在线”的流程贯通,实现前端中药种植加工可追溯,后端中药调配煎煮可查询,老百姓可在手机端一键查询从中药种植到使用的全流程信息,保障老百姓放心用中药,加强基层中药服务可及性。二是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数字化试点应用场景建设。推进中医数字诊室建设,完善舌面仪、四诊仪、远程AR等智能设备的场景配置使用,与县级中医院建立中医数字诊室分中心,打造双向转诊、远程会诊一站式线上平台,实现省级中医院与基层帮扶医院中医数字分级诊疗。推进名老中医孪生机器人开发,孵化更丰富、更精准的省级名中医孪生机器人,实现基层中医院的落地应用和持续完善,促进形成机器人与基层医生高效带教模式,提升基层中医诊疗服务能力。 |
感谢您对推进乡村中医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省卫生健康委门户网站,了解中医药数字化、基层中医发展等方面的工作信息。
联系人:省卫生健康委中医药传承创新处 曾晓飞
联系电话:0571-87709140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
2024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