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中医

关于浙江省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推荐人选情况的公示

发布日期: 2021-12-01 14:46 信息来源: 省卫生健康委 浏览次数:

经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现将我省推荐的国医大师候选人王永钧、范永升,全国名中医候选人连建伟、何嘉琳、陈意、徐志瑛等6位同志有关情况公示如下,公示期为2021年12月1日-7日。

在公示期内,如有异议,可通过书面形式向我局反映问题。以个人名义反映问题的,请提供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单位名义反映问题的,应加盖单位公章。

联系电话:0571-87709385

联系地址:杭州市拱墅区庆春路216号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2021年12月1日

王永钧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王永钧,杭州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中医师。1935年01月出生,1954年始先后师从浙江名医王显庭、赵志超、俞尚德等研习中医,1956年开始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1996年被评为浙江省名中医,2017年被评为全国名中医,第二、四、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要事迹如下:

他在杭州市中医院创建了浙江省第一个肾脏病内科,该科现已发展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科,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杭州市医学重点学科。此外他还帮助创建了一批中医院的肾病专科,并先后培养出5位国家级重点专科带头人,4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位省市级名中医。

他提出肾病从风湿论治的创新理论,阐述肾病风湿证候的病因、病机,规范了肾病风湿证的辨证指标和微观指标,为临床应用祛风胜湿中药治疗肾病提供了依据;研制尿毒净制剂、复方积雪草系列有效方药。其经验方“复方积雪草中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一种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一种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

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课题15项,先后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浙江省科技成果四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优秀奖1项。2016年作为第三完成人的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论文73篇,主编《王永钧治肾经验集》《肾脏病专家门诊》等专著5部,参编《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中医临床内科学》《中医临床肾脏病学》等著作4部。获“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贡献奖”“中华中医药学会成就奖”“浙江省医师终身成就奖”“杭州工匠”“第二届杭州杰出人才奖”“杭州市卫生科技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范永升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范永升,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教授,主任中医师,1955年11月生,1977年9月开始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已44年,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2004年7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2001年被评为浙江省名中医,2017年被评为全国名中医,第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要事迹如下:

范永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证候提出解毒祛瘀滋阴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治法,创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开展了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明显提高了疗效,并在北京等22家医院推广应用。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全过程提出“二型九证”辨治法,已成为行业诊疗指南;针对激素副作用提出“三维一体法”,成果获2017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已培养了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夏玉等6名学术继承人,作为研究生导师,已培养了中医内科学硕士、博士114人。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上火的机理与防治研究”等国家级项目5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奖5项,出版《中西医结合临床风湿病学》等著作和教材16种,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他带领的临床科室已成为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他带领的教学团队成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连建伟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连建伟,原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主任中医师、教授,1951年2月生,1970年3月开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至今仍坚持临床。1980年12月北京中医学院首届中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1年被评为浙江省名中医,2017年被评为“浙江省首批国医名师”,第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历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现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事迹如下:

连建伟长期坚持临床,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疾病,尤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优势。能熟练运用历代名方辨证论治,医术精湛,临床疗效好。2005年至今担任“浙江省干部医疗保健专家”。他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精通中医典籍。他的代表著作——《历代名方精编》,既言于古,更验于今,既便掌握,又裨实用,被载入《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要籍大辞典》。出版的《连建伟国学精要讲稿》受到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赞赏。他还先后撰写了《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连建伟中医文集》等十余部专著,论文百余篇。主持的“疏肝解毒利湿化瘀法对利福平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2007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主持的“秉承传统、融合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浙江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何嘉琳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何嘉琳,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妇科主任中医师,1944年7月生,1962年11月开始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从事中医药工作59年,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1998年被评为浙江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三、四、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主要事迹如下:

何嘉琳对诊治妇科不孕、复发性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疑难病均有显著疗效,在国内外病员中均享有较高的声誉,尤其在省内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作为浙江何氏妇科第四代代表性传人,她家学深厚,得伯父何子淮和父亲何少山真传,坚持传承和创新并行,一直致力传承何氏妇科确有疗效的法则,又完善充实何氏妇科多种独具特色的治疗大法,后又随着随疾病谱的改变,创新提出了新的治疗法则,临床疗效显著。根据一带一路倡议,何氏妇科分别在2017年在香港设立工作站,2018年在意大利设立工作站,至此开始走向世界,运用祖国传统中药宝库为全人类的健康造福。

何嘉琳教授主持完成多项课题分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杭州市科技创新三等奖等多项。主持编审《何嘉琳妇科临证实录》《何少山医论医案经验集》,主编《重订何子淮女科》《孕期营养食谱》《坐月子食谱》,参编《妇科名医证治精华》《中医诊治疑难病秘要》等多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她非常重视中医人才培养,长期坚持带教,其传承工作室老中青人才梯队合理,团队现拥有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4人,省市级名医近十名,形成一支热爱中医、术业精湛、结构合理、口碑优良的团队。

历经五代,作为有着160余年历史的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何氏妇科,目前正在何嘉琳教授的活态传承下,不断前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每年约有20多万病患获益,造福了千千万万家庭。

陈意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陈意,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1945年6月生,1961年9月杭州上城区卫生局中医学徒,1966年8月满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5年,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1998年被评为“浙江省名中医”,2017年被评为“浙江省首批国医名师”,2010年被中央保健委员会聘请为中央保健会诊专家,第四、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要事迹如下:

主要学术思想:1.遣药组方,调气为先:自谓“调气派”,调气并非狭义之理气,调气之法当广义驭之。2.临证诊疾,辨证为要:辨证应以八纲为总纲、脏腑辨证为基础,外感重寒热、内伤重虚实。3.精神调适,情志为重:诊病疗疾重视精神因素。4.八法增涩,以和统之:八法无固涩之法,本人于八法之中增入“涩”法。以和法统摄八法,以八法分而治之。5.湿之诸病,切忌滋腻:治湿当以轻清运化,滋腻之品无非甘温甘寒,投之则病势缠绵难愈也。6.清热化湿,毋忘苦温:湿为阴邪,非温不化,故湿热之治当于苦寒中加入苦温。7.调和阴阳,制膏大法:通过辨别病患体质,详察阴阳气血之虚实,兼顾原有旧疾,制定滋补膏方。8.“消渴治瘀”论:消渴病人普遍存在血瘀征象,血瘀有轻重深浅之分,治疗要选择适当的祛瘀方药。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著作2部,论文20余篇。

重视传承带教工作,毫不保留的把几十年来的临床积累尽数相授。培养第四、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共计4人均已出师,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8人,在学生中已有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1名、浙江省名中医5名、市级名中医6名。此外,还承担本科生、硕博研究生、进修生以及国外留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

徐志瑛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徐志瑛,原浙江省中医院院长,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1939年12月生,1965年8月开始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从事中医药工作56年,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1965年 7月浙江中医学院(现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六年制),1997年被评为浙江省名中医,2018年被确定为“浙江省国医名师”,第三、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82年至今被浙江省保健委员会聘为浙江省保健委员会干部医疗保健专家及顾问。主要事迹如下:

主要学术思想如下:1、师从“钱塘学派”,强调整体辨证施治。在临证中以宏观与微观结合,取得满意疗效。2、在“肺为贮痰之器”理论基础上,对“祛痰、豁痰、涤痰、化痰”四法有独特见解。3、在肺系疾病不同证候中,提出早期应用“活血化瘀”和“通里攻下”之法。4、1983年提出“冬病夏治”“冬令调治”理念,后在全国普及推广,目前临证已拓展为四季膏方。5、依据“肺不病不咳, 脾不病不久咳, 肾不病不咳不喘”,提出“温肾益气”和“利肺健脾”冲剂运用于肺系疾病缓解期。6、主张 “清中带补,寒温并用,动静结合”的理念,在危急重疑难病的诊治中成效明显。

1982年起带领和培养30余名各级各类学科带头人、60余名硕博研究生。自成为省级名中医和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以来,共培养全国第三、五、六批学术及省级学术继承人21名、师承带徒1名、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10名、县区级医院进修生千余名。多次获“优秀授课教师”及“全国老卫生科技优秀工作者”荣誉。联合高校、各地医学会及医院多次对四诊、内经与现代、卫气营血、伤寒论与临床、发热的辨证、呼吸疾病等开设讲习班授课达二百余次。

分享到:
关闭 打印

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浙ICP备190499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