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件
索 引 号: 002482365/2019-08716 公开日期: 2019-12-19
发布机构: 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文  号: 浙卫办疾控〔2019〕6号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疫苗接种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9-12-19 11:07 信息来源: 省卫生健康委疾控处 浏览次数:

各市卫生健康委,省疾控中心: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科学、有序地开展疫苗接种服务,根据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等相关文件和疫苗说明书,针对我省在用免疫规划疫苗和已纳入招采目录的非免疫规划疫苗,我委制定了《浙江省疫苗接种方案》,现予以印发。请各地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及要求,规范做好疫苗的使用管理工作。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 

2019年12月5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浙江省疫苗接种方案

       为科学、有序地开展疫苗接种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等相关文件和疫苗说明书,结合本省实际,针对在用免疫规划疫苗和已纳入招采目录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制定本接种方案。

       一、一般原则

       (一)起始免疫年(月)龄:指接种该疫苗的首剂次接种年(月)龄,不得提前。免疫规划疫苗按照浙江省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表(附表1)执行,群体性接种和应急接种按照其接种方案执行;非免疫规划疫苗按照本接种方案或国家非免疫规划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及疫苗说明书执行。本接种方案中规定的年(月)龄范围,均指起始年(月)龄第1天至结束年(月)龄最后1天。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推荐的年(月)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其中我省麻腮风疫苗第1剂次<12月龄完成。

       (三)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

       1.未按照推荐年(月)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周岁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

       2.对未曾接种某种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本方案中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未完成疫苗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优先补种含脊灰成分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和乙肝疫苗。

       3.原则上建议使用同一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同品种、同规格的疫苗完成全程接种。如遇无法使用同一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的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疫苗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除外。

       (四)疫苗同时接种原则。

       1.不同疫苗同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除外。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两种或多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疫苗说明书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2.不同疫苗接种间隔:两种及以上的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如果未同时接种,应间隔≥28天进行接种。灭活疫苗和口服类减毒活疫苗,如与其他种类疫苗(包括减毒和灭活)未同时接种,原则上对接种间隔不作限制,如疫苗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除外。

       (五)流行季节疫苗接种建议。免疫规划疫苗均按照免疫程序和预防接种方案的要求,全年(包括流行季节)开展常规接种,或根据需要开展补充免疫和应急接种。

       (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建议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执行。除HIV感染者外的其他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暂不予接种减毒活疫苗。

       (七)“优先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原则。如果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时间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证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或者受种方自主选择的可替代相应免疫规划疫苗的非免疫规划疫苗。特殊情况下,应优先接种预防紧急疾病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如人用狂犬病疫苗或其他需紧急接种的疫苗)。

       (八)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按照自愿的原则。受种方可选择接种含免疫规划疫苗成分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可视为同效替代,按疫苗说明书或本接种方案完成全程接种后可视为完成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同一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同品种、同规格的非免疫规划疫苗不得替代对应的免疫规划疫苗。

       (九)本接种方案与国家新出台的关于非免疫规划疫苗的使用指导原则如有冲突,按照国家新出台的相关规定执行;如有新增疫苗纳入我省免疫规划,按我省有关规定执行;我省非免疫规划疫苗招标采购目录新增疫苗或疫苗说明书有变更,按其疫苗说明书执行。

       (十)接种单位工作人员应掌握疫苗说明书中有关禁忌症、慎用症和注意事项,做好预检、询问和告知,避免接种差错事故。

       (十一)本接种方案未尽事宜,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执行。

       二、疫苗接种方案

       (一)乙肝疫苗。

       1.疫苗种类。

       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HepB)(酵母),2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HepB)(酵母),2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HepB)(CHO),6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HepB)(酵母)。

       2.免疫规划程序。

       共接种3剂次,其中第1剂次在儿童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2剂次在1月龄时接种,第3剂次在6月龄时接种。重组HepB(酵母)接种剂量为0.5ml,含HBsAg 10μg。乙肝疫苗均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3.补种原则。

若出生24小时内未及时接种,应尽早接种;对于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序者,需尽早补种,补齐未接种剂次即可;第1剂次与第2剂次间隔应≥28天,第2剂次与第3剂次间隔应≥60天。

       4.替代原则。

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可选择适于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的疫苗品种替代免疫规划疫苗。

       5.非免疫规划疫苗。

       (1)10ug HepB(酵母),适用于乙型肝炎易感者,尤其下列人员:新生儿,特别是母亲为HBsAg、HBeAg阳性者;从事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及接触血液的实验人员。接种3剂次,0、1、6月各1剂次,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2)20μg HepB(酵母),接种对象为≥16周岁乙肝易感者。接种3剂次,0、1、6月各1剂次,接种剂量为0.5ml或1.0ml(按照疫苗说明书执行),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3)60μg HepB(酵母),其免疫对象为对HepB 常规免疫无应答的≥16周岁乙肝易感者,接种1剂次,接种剂量为1.0ml,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重点推荐完成HepB全程接种后低应答或无应答的人群。

       (4)20μg HepB(CHO),适用于乙型肝炎易感者,尤其是下列人员:新生儿,特别是母亲为HBsAg、HBeAg阳性者;从事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及接触血液的实验人员。接种3剂次,0、1、6月各1剂次,接种剂量为1.0ml,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二)卡介苗。

       1.疫苗种类。

       皮内注射冻干卡介苗(BCG)。

       2.免疫规划程序。

       出生24小时内接种。接种剂量为0.1ml,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

       3.补种原则。

       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暂缓接种,待体重达到2500g后接种。

       未接种BCG的<3月龄儿童可直接补种。3月龄-3周岁儿童对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或卡介菌蛋白衍生物(BCG-PPD)试验阴性者,应予补种。≥4周岁儿童不予补种。已接种BCG的儿童,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补种。

       (三)脊灰疫苗。

       1.疫苗种类。

       口服Ⅰ型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DTaP-IPV/Hib)。

       2.免疫规划程序。

       共接种4剂次,其中2月龄、3月龄各接种1剂次IPV,4月龄、4周岁各接种1剂次bOPV。IPV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外侧三角肌或大腿前外侧中部肌内注射;bOPV接种剂量为2滴(相当于0.1ml),口服接种。

       3.补种原则。

       (1)对于脊灰疫苗迟种、漏种儿童,补种相应剂次即可,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4周岁儿童未达到3剂次(含补充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次;≥4周岁儿童未达到4剂次(含补充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次。补种时两剂次脊灰疫苗之间间隔≥28天。

       (2)无论在补充免疫、查漏补种或者常规免疫中发现脊灰疫苗为0剂次的目标儿童,前2剂次接种IPV。

       (3)对于仅有bOPV接种史(无IPV或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接种史)的儿童,补种2剂次IPV。

       (4)既往已有tOPV免疫史(无论剂次数)而无IPV免疫史的迟种、漏种儿童,用现行免疫规划用bOPV补种即可,不再补种IPV。

       4.替代原则。

       (1)IPV:主要用于2月龄(含2月龄)以上的婴幼儿。在2、3、4月龄进行基础免疫;在18月龄进行1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外侧三角肌或大腿前外侧中部肌内注射。

       (2)DTaP-IPV/Hib:适用于2月龄及以上的婴幼儿,在2、3、4月龄,或3、4、5月龄进行3剂次基础免疫;在18月龄进行1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剂量为0.5ml,推荐大腿前外侧(中间三分之一处)肌内注射。

       (四)含百白破成分疫苗。

       1.疫苗种类。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DTaP-Hib)、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DTaP-IPV/Hib)。

       2.免疫规划程序。

       共接种4剂次,分别于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次。接种剂量为 0.5ml,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

       3.补种原则。

       (1)3月龄-5周岁未完成DTaP规定剂次的儿童,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前3剂次每剂次间隔≥28天,第4剂次与第3剂次间隔≥6个月。

       (2)≥6周岁接种DTaP和白破疫苗(DT)累计<3剂次的儿童,用DT补齐3剂次;第2剂次与第1剂次间隔1-2月,第3剂次与第2剂次间隔6-12个月。

       (3)根据补种时的年龄选择疫苗种类,3月龄-5周岁使用DTaP,6-11周岁使用DT(儿童用)。

       4.替代原则。

       (1)DTaP-Hib:可替代DTaP,3、4、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接种剂量为 1.0ml,肌内注射。

       (2)DTaP-IPV/Hib:见脊灰疫苗处。

       (五)白破疫苗。

       1.疫苗种类。

       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

       2.免疫规划程序。

       DT为满6周岁儿童接种1剂次。在完成DTaP或其替代疫苗4剂次接种基础上,6周岁儿童加强1剂次。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三角肌内注射。

       3.补种原则。

       >6周岁未接种DT的儿童,补种1剂次。其他参照DTaP的补种原则。6-11周岁使用DT(儿童用)。

       (六)含麻疹、风疹、腮腺炎成分的疫苗。

       1.疫苗种类。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

       2.免疫规划程序。

       儿童接种MMR 2剂次,第1剂次应在8月龄完成接种,第2剂次应在满18月龄后及时接种。初三加强免疫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 1剂次。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

       3.补种原则。

       ≤14周岁儿童,如果未完成2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使用MMR或MR补齐。

       4.非免疫规划用MMR、MR:供非免疫规划对象使用,接种程序以疫苗说明书为准。

       (七)乙脑疫苗。

       1.疫苗种类。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JE-L)、乙型脑炎灭活疫苗(JE-I)。

       2.免疫规划程序。

       JE-L需接种2剂次,基础免疫为8月龄,2周岁时加强1剂次。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

       3.补种原则。

       ≤14周岁适龄儿童,未接种乙脑疫苗者,如果使用JE-L进行补种,应补齐2剂,间隔≥12个月。

       4.替代原则。

       JE-I:用于8月龄-10周岁儿童,需接种4剂次,基础免疫注射2剂次,首剂次接种后间隔7-10天注射第2剂次,加强免疫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1剂次,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

       5.JE-I可用于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基础免疫应注射2剂次,初免后第7天注射第2剂次,基础免疫后1个月至1年内加强免疫1次。可根据当地流行情况在基础免疫后的3-4年再加强1次。

       (八)含流脑成分疫苗。

       1.疫苗种类。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SV-A)、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SV-AC)、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SV-ACW135Y)、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PCV-AC)、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MPCV-AC/Hib)。

       2.免疫规划程序。

       MPSV-A接种2剂次,分别于6月龄、9月龄各接种1剂次。MPSV-A两剂次间隔≥3个月。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MPSV-AC接种2剂次,分别于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次。MPSV-AC两剂次间隔≥3年,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

       MPSV-AC第1剂次与MPSV-A第2剂次,间隔≥12个月。

       3.补种原则。

       ≤14周岁儿童未接种流脑疫苗或未完成规定剂次的,根据补种时的年龄选择流脑疫苗的种类:<24月龄儿童补齐MPSV-A剂次,≥24月龄儿童补齐MPSV-AC剂次,不再补种MPSV-A。

       4.替代原则。

       (1)MPCV-AC:可替代MPSV-A,6月龄开始接种2剂次,或3月龄开始接种3剂次(见疫苗说明书),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外侧三角肌内注射。可替代MPSV-AC,按疫苗说明书执行。

       (2)MPCV-AC/Hib:可替代MPSV-A, 2-5月龄接种3剂次,6-11月龄接种2剂次,间隔1个月。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可替代MPSV-AC,按疫苗说明书执行。

       (3)MPSV-ACW135Y:可替代MPSV-AC,2周岁以上儿童及成人的高危人群使用, 初次免疫3年后再次接种。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

       (九)甲肝疫苗。

       1.疫苗种类。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epA-L)、甲型肝炎灭活疫苗(HepA-I)、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HepAB)。

       2.免疫规划程序。

       18月龄接种1剂次HepA-L。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3.补种原则。

       ≤14周岁适龄儿童,未接种甲肝疫苗者,如果使用HepA-L进行补种,补种1剂次。

       4.替代原则。

       HepA-I:接种2剂次,间隔6-12个月。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5.非免疫规划疫苗。

       (1)儿童型HepA-I:接种对象1岁及以上甲肝易感人群,接种 2剂次,基础免疫1剂次,加强免疫在基础后6-12个月后进行。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三角肌内注射。

       (2)成人型HepA-I:接种对象为≥16周岁成人,免疫程序和儿童型HepA-I一致。接种剂量为1.0ml,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3)儿童型HepAB:适用于1-15周岁人群甲肝和乙肝的预防,不得用于新生儿基础免疫接种。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4)成人型HepAB:适用于16岁及以上无免疫力和有感染甲肝及乙肝危险者甲肝和乙肝的预防。接种剂量为1.0ml,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十)Hib疫苗。

       1.疫苗种类。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疫苗)、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DTaP-Hib)、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DTaP-IPV/Hib)、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MPCV-AC/ Hib)。

       2.接种程序。

       不同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不同规格含Hib成分疫苗适用的年龄范围、接种程序不同,应按照疫苗说明书要求接种。

       (十一)水痘疫苗。

       1.疫苗种类。

       水痘减毒活疫苗(VarV)。

       2.接种程序。

       需接种2剂次。

       12月龄-12周岁儿童:在12-18月龄可接种第1剂次,建议满15月龄时接种。第2剂次在满3周岁接种,应在4周岁前完成。18月龄以上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儿童,应尽早接种第1剂次水痘疫苗,并在满3周岁后接种第2剂次(与前1剂次间隔至少3个月);已经接种过1剂次的4-12岁儿童,应尽早接种第2剂,与前1剂间隔至少3个月。13周岁及以上人群:建议第2剂次与第1剂次间隔在8周以上(最短间隔至少4周)。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十二)戊肝疫苗。

       1.疫苗种类。

       重组戊型肝炎疫苗(HepE)。

       2.接种程序。

       适用于≥16周岁易感人群的接种。推荐用于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点高风险人群,如畜牧养殖者、餐饮业人员、学生或部队官兵、育龄期妇女、疫区旅行者等。接种3剂次,免疫程序按0,1,6月接种方案进行。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十三)流感疫苗。

       1.疫苗种类。

       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和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其中IIV3有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裂解疫苗包括0.25ml和0.5ml两种规格,亚单位疫苗包括0.5ml一种规格;IIV4为裂解疫苗,包括0.5ml一种规格。

       2.接种程序。

       IIV3:0.25ml规格裂解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35月龄儿童,按照疫苗说明书接种1或2剂次,接种剂量为0.25ml,肌内注射。0.5ml规格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接种对象为36月龄以上儿童及成人,接种1剂次,接种剂量为0.5ml,肌内注射(亚单位疫苗为肌内或深度皮下注射)。

       IIV4:接种对象为36月龄以上儿童及成人,接种程序为1剂次,接种剂量为0.5ml,肌内注射。

       (十四)肺炎疫苗。

       1.疫苗种类。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PCV13)。

       2.接种程序。

       (1)PPV23:推荐用于2周岁及2周岁以上易感人群以预防肺炎球菌性肺炎和相应血清型引起的系统性肺炎球菌感染。接种1剂次。一般无需再免,易感人群或体内抗体滴度显著下降者(如肾病综合征、肾衰或器官移植者)若需再免,应距前一次接种5年后再接种一次。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或皮下注射。

       (2)PCV13:接种对象为6周-15月龄婴幼儿,原则上要求在6月龄完成3剂次基础免疫(每剂次间隔4-8周),12-15月龄加强免疫1剂次。接种剂量为0.5ml,肌内注射,首选部位婴儿为大腿前外侧(股外侧肌),幼儿为上臂三角肌。

       (十五)狂犬病疫苗。

       1.疫苗种类。

       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

       2.接种程序。

       (1)暴露后免疫:被狂犬、疑似狂犬、其他疑似疯动物咬伤、抓伤或舔触粘膜者,Ⅱ级暴露及Ⅲ级暴露者,根据疫苗种类的不同,接种程序分为4针法 (首次就诊接种2针次,第7和第21天各接种1针次)和5针法 (第0、3、7、14、28天各接种1针次),5针法和4针法原则上不得相互混用。首次Ⅲ级暴露者和免疫功能严重低下的II 级暴露者,在接种狂犬疫苗的同时,需接种抗狂犬免疫球蛋白,如以前全程规范接种过狂犬苗者,此次暴露可以不需要接种狂犬免疫球蛋白。

       (2)暴露前免疫:从事狂犬病防治、犬类饲养管理、野外作业及家中豢养宠物等有可能受感染的高危人群;基础免疫程序:0、7、21(或28)天3剂次免疫。第二年接种1剂次,以后每隔五年加强1剂次。

       (3)再次暴露免疫:对于发生再次暴露者,如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不需要再次免疫;全程免疫后半年到1年内再次暴露者,应当于0和3天各接种1剂疫苗;在1-3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0、3、7天各接种1剂疫苗;超过3年者应当全程接种疫苗。对于既往有全程狂犬病疫苗接种史的再次暴露者,不需要进行被动免疫制剂注射。

       2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于上臂三角肌注射;2 岁以下儿童于大腿前外侧肌注射,禁止在臀部肌内注射。接种剂量见疫苗说明书。

       (十六)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1.疫苗种类。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

       2.接种程序。

       (1)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免疫对象为2月龄-3周岁的婴幼儿,每年口服1剂次,剂量为3.0ml。

       (2)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接种对象为6周至32周龄婴儿。6-12周龄时开始口服第1剂次,每剂次接种间隔4-10周;第3剂次接种不应晚于32周龄。接种剂量为2.0ml,口服。

       (十七)霍乱疫苗。

       1.疫苗种类。

       口服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疫苗(WC-rBS),可分为成人型及儿童型。

       2.接种程序。

       免疫对象为2周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和有接触或传播危险的成人。免疫程序:0、7、28天口服1次,每次1粒,共3粒。接受过该品全程免疫的人员,可根据疫情在流行季节前加强1次。接种该疫苗后可预防霍乱和产毒性大肠杆菌旅行者腹泻。

       (十八)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

       1.疫苗种类。

       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Vero细胞)、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

       2.接种程序。

       (1)EV71灭活疫苗(Vero细胞)适用于6月龄至3周岁易感者。接种2剂次,第2剂次与第1剂次间隔1个月。接种剂量为0.5ml,大腿前外侧或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2)EV71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适用于6月龄至5周岁易感者。接种2剂次,第2剂次与第1剂次间隔1个月。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十九)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1.疫苗种类。

       双价人乳头瘤病毒(HPV)吸附疫苗(双价HPV疫苗)、四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四价HPV疫苗)、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九价HPV疫苗)。

       2.接种程序。

       双价HPV疫苗:适用于9-45周岁女性接种,免疫程序为0、1、6。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四价HPV疫苗:适用于20-45周岁女性接种,免疫程序为0、2、6月。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九价HPV疫苗:适用于16-26周岁女性接种,免疫程序为0、2、6月。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二十)破伤风疫苗。

       1.疫苗种类。

       吸附破伤风疫苗(TT)。

       2.接种程序。

       接种对象主要是发生创伤机会较多的人群,妊娠期妇女接种该疫苗可预防产妇及新生儿破伤风。接种程序按疫苗说明书执行,接种剂量为0.5ml,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二十一)炭疽疫苗。

       1.疫苗种类。

       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

       2.接种程序。

       接种对象为炭疽常发地区人群,皮毛加工与制革个人,放牧员以及其他与牲畜密切接触者。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上划痕接种。用消毒注射器吸取疫苗,在接种部位滴2滴,间隔3-4cm,划痕时用手将皮肤绷紧,用消毒划痕针在每滴疫苗处作“井”字划痕,每条痕长约1-1.5cm,划破表皮以出现间断小血点为度。用同一划痕针反复涂压,使疫苗充分进入划痕处。接种后局部至少应裸露5-10分钟,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接种后24小时划痕部位无任何反应者应重新接种。

       (二十二)森林脑炎疫苗。

       1.疫苗种类。

       森林脑炎灭活疫苗。

       2.接种程序。

       接种对象为在有森林脑炎发生地区居住的及进入该地区的8周岁以上人员。基础免疫为2剂次,于0、14天各注射1剂次,以后可在流行季节前加强免疫1剂次。接种剂量为1.0ml,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

       (二十三)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1.疫苗种类。

       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Vero细胞)。

       2.接种程序。

       接种对象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的居民及进入该地区的人员,主要对象为16-60周岁的高危人群。基础免疫为2剂次,于0(第1天、当天)、14天(第15天)各接种1剂次疫苗,基础免疫后1年应加强免疫1剂次。接种剂量为1.0ml,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

       附表:1.浙江省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表.docx

       2.浙江省非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表.docx

分享到:
关闭 打印

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浙ICP备190499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