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睡个好觉?你最需要这3样东西

发布日期: 2017-06-19 14:28 信息来源: 浙江在线 浏览次数:

       “晚上睡不着,白天起不了”“今晚熬夜一时爽,明早起床火葬场”……

       不论是自己作,还是真的被逼无奈,人嘛,都有一两个睡眠质量不高的时候。

       于是,很多人就会去求助一些睡眠“神器”,期待这些东西能够改善他们的睡眠问题。

       睡眠眼罩和遮光窗帘,最大作用当然是遮光,为身体营造出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随后,身体分泌褪黑素,人就自然地开始产生睡意了。

       耳塞,则可以帮助隔绝外界噪音,使人更快地入睡,同时更不容易被外界的声音惊醒。如果睡觉的时候旁边有一个打呼噜的人,耳塞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舒服的床和枕头,则是让你躺在上面的时候感觉放松舒服,慢慢地就舒服到睡着了。

       只要这三样东西就够了?睡眠手环呢?睡眠糖呢?睡眠音乐呢?这些“睡眠神器”难道都没有用吗?

       就比如这个由某知名饮料公司在日本推出的,声称“喝了一瓶后能直接躺在地板上睡十五小时”的睡眠水,看起来就很诱人的样子:

       别急,下面我们就挨个来说说这些“神器”们。

       睡眠水

       从睡眠水的说明来看,这款水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茶氨酸。

       目前的茶氨酸人体研究证明,它确实能够降低焦虑,提高多动症儿童的睡眠质量。

       仔细审题,人家提高的是多动症儿童的睡眠质量。早已经不是儿童,更没有多动症的你,可能还真的没法指望这瓶水。

       更重要的一点是:

       针对茶氨酸的现有人体研究都是基于小样本和短时长的,并且大部分是对儿童和青年。

       也许茶氨酸有一定的心理性作用,但是现有的研究不足以支持它在广告语中的效果。

       好在,茶氨酸对人体没有什么副作用,想体验一下的人,可以放心地去试试看。

       睡眠糖、睡眠含片、睡眠棒

       除了神奇的“睡眠水”,还有一类用来“进口”的神器,就是各种神奇的“睡眠糖”“睡眠含片”。小编还发现了一种看起来很神奇的“睡眠棒棒”:

       这一类产品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褪黑素。

       褪黑素是一种由光照驱动来分泌的激素。简单地说就是,晚上天黑了,褪黑素分泌就开始增加,于是人就困了。白天天亮,褪黑素的分泌就开始降低了。

       因此,睡前玩手机会影响睡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适当的光照影响了褪黑素分泌。

       对于健康人来说,补充褪黑素其实没必要。

       长时间使用褪黑素也会产生副作用,其中包括无睡意、低体温等。并且褪黑素会让你在白天的时候也感觉昏昏欲睡的,这大概也不是你们想要的。

       如果真的有睡眠障碍,觉得自己可能需要摄入褪黑素,也不能乱用,得先听听医生怎么说。如果是孕妇或者儿童,就更要严格限制摄入。

       睡眠手环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睡眠手环,大致上能分为两种。

       一种是声称能检测睡眠质量的。

       这些手环类产品的原理通过检测人的运动情况来检测睡眠质量:假设在浅睡眠阶段人会有翻身一类的动作,而在深度睡眠阶段这样的动作会更少。

       依照这个假设,睡眠手环能够粗略的估计出人体的睡眠情况。

       不过这不能作为标准,而只能作为参照。真正能检测睡眠质量的标准,应该是睡眠时候的脑电情况。

       盲目追求这些设备检测出的数据,反而可能因为焦虑连翻身都不敢,睡得更不好了。到时候,还要这数据有何用呢?

       还有一种手环,是声称植入了高级芯片的黑科技,能帮助提高睡眠质量,或者加速入睡。丁当在某知名电商网站找到了一个类似的:

       这种产品宣称能够发出所谓的“舒曼频率”来作用于人体,从而促进人的睡眠。

       不过,这种产品宣传中所说到的“舒曼频率”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简单的说,它是我们地球大气层的共振平率,为7.83 Hz。类似地,我们对着一个空瓶子吹气,也会听到一个固定频率的声音。

       做个简单的数学题:7.83 Hz的电磁波的波长是大约38万公里,这大约是地球的直径。而一个典型人体的长度(身高)在1.7米,没有任何可能受到这么大,同时又很弱的一个电磁波的影响。

       不仅没用,还很贵。好几千块的价格,可以买一整个房间的遮光窗帘了。

       有人说,那我不花钱去买这些东西了,我听点音乐吧。那么听音乐有没有用呢?

       睡前音乐

       对于确实有睡眠障碍的人来说,睡前音乐是确实有帮助睡眠的效果。

       可是,对于那种只是偶尔觉得睡不好的健康人,听音乐有没有用这件事就很难说清楚了。

       在关于睡眠的研究中,一般使用被测试人的主观感受和汇报来评估睡眠质量。问题就出在这里:

       一方面,人的主观感受并不准确——它们跟客观测定的数据通常不相关。

       另一方面,使用主观的感觉来进行实验,那研究中就没有真正的对照组了,因为所有参与实验的人都知道自己睡觉之前是不是听了音乐。

       所以,如果你的睡眠没什么大问题,只是想帮自己睡得更好。那对于睡眠音乐的态度就可以是:如果你觉得听了有用,那就开心地继续听下去吧。

       说到最后,这些所谓的睡眠“神器”,起到的作用大多数也是来自心理安慰。

       好在除了褪黑素需要谨慎使用之外,其余的几个倒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伤害。想尝试,又有经济实力的人,也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尝试一下。据说,开头的那种睡眠水,还挺好喝的呢。


分享到: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