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2482365/2020-08184 | 主题分类: | 医药卫生管理 | ||
发布机构: | 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成文日期: | 2020-09-21 |
关于《浙江省卫生健康非现场行政执法工作办法(试行)(送审稿)》起草情况的汇报
一、文件起草依据
2018年7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63号),要求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创新监管机制,其中提到“扩大在线监测等的应用范围,推进手持移动执法终端和执法记录仪的应用”。随后,2018年10月2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设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促进政府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
为落实综合监管制度,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制定了《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19〕63号),提到“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202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2020年浙江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点的通知》提到“在重点领域推行非接触式监管智能化应用”。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修订草案)》中对非现场执法做了明确规范,明确了非现场执法的合法性。
近年来,浙江省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及其委托的卫生监督机构一直致力于探索“互联网+监管”,引入人工智能抓拍、电子固证、人脸识别等技术,探索建设对重点行业、关键环节的智治智管能力,部分智能模块数据与省数管中心实现了联通联动,直接通过省行政执法平台精准下派执法任务,执法结果能实时上传至国家“互联网+监管”平台。但是,对于以上卫生行政执法智治智管的具体实践和应用,目前仍没有任何上位法对非现场执法进行具体规定和明确定义,为给基层实践非现场执法提供法制保障,规范合法有效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对于非现场执法的相关要求,解决对传统监管路径的依赖,改进创新监管方式,加快卫生行政执法信息化,鼓励基层加快推动利用非现场执法方式开展事中事后监管,实现严格执法、精准执法、公正执法、智慧执法,制定本办法。
二、文件起草经过
2019年5月,监督局开始着手探索建立非现场执法相关制度规定。5-7月,全省调研阶段:主要通过问卷、座谈、实地调研等形式对我省非现场执法相关主体、执法现状、非现场执法案例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全面梳理汇总国家、浙江省、市、区县以及其他省地区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7-10月,办法设计阶段:通过前期调研,初步界定浙江省非现场执法的概念范畴、操作模式、执法程序和责任机制。10月至今,全面评估论证阶段:公开征求意见,广泛听取了行政管理相对人和有关基层单位的意见,并组织律师、法官专业人士和卫生监督法制骨干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2020年7月,发文向全省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征求意见和建议,共收到6个市汇总意见书面反馈,反馈意见25条,采纳10条。为保证征求意见的广泛性、代表性,2020年8月4日-12日期间,通过我委门户网站(www.zjwjw.gov.cn)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未收到社会意见反馈。
2020年8月19日我局将起草说明、公平竞争审查意见、政策解读等材料送法规处进行合法性审查,2020年9月11日我局收到法规处《浙江省卫生健康非现场行政执法工作办法(试行)(送审稿)》文件,对提出的14条意见充分研究后全部采纳,具体采纳情况见附件1。
三、文件主要内容
本规范包括总则、非现场执法技术要求、非现场执法操作程序、非现场执法责任追究、附则共五章二十七条内容。对概念定义、适用范围、技术要求、操作程序、信息共享、监督考核等作了规定。
第一章“总则”阐明了非现场执法的目的、概念定义、应用模式、监管区域、经费保障、目标模式、非现场执法信息运用、基层工作规范等内容。明确了“非现场执法”的模式,实质上是运用互联网+监管模式的一种执法方式,执法单位可以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远程监控端与智慧执法系统、平台连接,通过信息传递和共享、智能感知、统一存储、智能分析、智能预警、系统预审、人工审核等方式完成行政检查及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的全部或部分程序的非实地执法。
第二章“技术要求”规定了非现场执法服务采购、设备安装、设备要求和维护等相关内容。
第三章“操作程序”规定了非现场执法的前置程序、信息的设备采集、自律信息报送、信息利用、证据审查、立案程序、查处程序、送达程序、案件制作等,确保非现场执法在法律法规规定下执行。
第四章“责任追究”规定了单位及其执法人员非现场执法的尽职免责、失职追责情景。